兩年過渡期后,嬰幼兒配方奶粉“新國標”于 2023年2月22日 正式實施。
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21年3月18日發布《嬰兒配方食品》(GB10765-2021)、《較大嬰兒配方食品》(GB10766-2021)、《幼兒配方食品》(GB10767-2021)3個標準,對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的營養素含量最小、最大限值進行了修訂和補充,同時明確限制蔗糖在嬰兒和較大嬰兒配方奶粉中的添加等。 新國標被認為是國內奶粉“史上最嚴標準”,這促使相關企業進入以品質提升為核心的發展新階段。
事實上,距離新國標發布已近2年時間,2021年3月18日,新國標正式發布。新國標對企業生產研發能力、配方科學性等要求更明確,提高了行業的準入門檻,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市場集中度的提升,行業將迎來下一輪“科學競賽”,加速行業洗牌與結構升級。
例如,二三段配方奶粉各需要獨立標準(此前為共用),調整了蛋白含量、乳清蛋白含量占比,并且將部分可選添加的微量元素變為必要添加等。在新國標規范下,中國嬰配奶粉品質已比同期的國外產品高很多。正是因為要求高,所以政策實施也給出了2年的調整期。據統計,截至2023年2月15日,已有31家乳企旗下112個品牌的316個配方獲得新國標注冊。
天眼查數據顯示,截至目前,嬰幼兒奶粉相關企業9.1萬余家,其中,2022年新增注冊企業5,000余家,新增注冊企業增速5.85%;從近三年(2020-2022年)嬰幼兒奶粉相關企業新增注冊企業增速來看,2020年增速靠前,達到13.7%;
從地域分布來看,云南以8,600余家位列區域首位;江蘇、山東分列二、三位,分別擁有6,600余家以及6,500余家;從成立時間來看,36.2%的相關企業成立于1-5年內,成立于10年以上的相關企業占比28.9%;從企業性質來看,近9成的相關企業屬于個體工商戶。
而此次新國標的出臺,對于乳企來說,是挑戰,更是機遇。標準的升級,意味著一個行業的重新洗牌和迭代,會加速企業的優勝劣汰,淘汰掉不符合市場要求和消費者需求的企業和產品,給那些追求更高品質的企業注入新的動力。加之出生人口的降低,奶粉品牌競爭依然激烈,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,將更加考驗企業的綜合實力。
海通國際分析師在報告中稱,2023年2月份新國標二次注冊制實施后,將出清部分無法通過新國標的品牌,預計無法通過新國標的廠商約占中國市場的10%至15%份額,對應160億元至240億元的銷售額。
隨著新國標的實施,舊國標產品的處理是各大品牌的當務之急。目前,舊國標產品可以在市面上流通,直到保質期結束。去年,各大品牌也提前部署,加大產量,以保障新國標實施過渡期的產品供應。據了解,飛鶴、君樂寶、惠氏、美贊臣、優博、朵恩等品牌的舊國標產品已經基本清理完畢。
從長遠發展來看,新國標實施后,將進一步提升行業科學營養研發創新能力,促進嬰配奶粉市場健康發展。
部分資料來源: 知頓
在線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