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驚蟄”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,時至驚蟄,大地回暖,萬物復蘇,春雷始鳴驚醒越冬的蟄蟲,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。在所有節氣中,“驚蟄”因其命名直白熱烈,更在于一“驚”一“蟄”中的人生智慧和感悟。《說文解字》:“蟄,藏也。”段玉裁注 :“凡蟲之伏為蟄。”王聘珍《大戴禮解詁》曰: “蟄謂蟄蟲,物之巨細,或行,或毛,或倮,或介,或鱗,皆有之。”在古人心目中,蟲是天地之間所有生物的代名詞,連人也包括在內。驚蟄正是代表著一種萬物欣欣向榮的美好。
當凜冬來臨時,蟄蟲便伏于地下,待到來年春雷乍響不顧一切破土而出,這和現下母嬰行業又何其相似。
當“驚”則起,做起而行之者,砥礪奮進、勇毅前行。短暫的蟄伏并非指的是安于現狀、得過且過,而是在等待一聲驚雷,積蓄能量只待沖破土層、一鳴驚人。 隨著中國近三十余年經濟快速發展,母嬰行業的發展經歷了初期成型、快速發展以及成熟蛻變階段。中國母嬰市場從20世紀90年代的渠道單一、商品稀缺、需求簡單,逐步發展到如今的線上線下全渠道經營、商品品類豐富、產品專業、設計獨立、需求多元化,消費主力也隨著時間推移從70后逐漸轉變為90后。從傳統、嚴厲的育兒方式到科學化、精細化育兒。
隨著“90后”“95后”逐漸為人父母,生兒、育兒理念也在發生變化:
1)當媽人設自由:當了媽也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身懷六甲也能照樣隨心而活;
2)進擊的奶爸:會帶娃想帶娃的爸爸越來越多,很多育兒操作奶爸都能輕松搞定;
3)帶娃出去野:除了去主題樂園、海洋館等傳統親子游景區外,野外露營、去草原森林等旅游方式也較受歡迎,出游頻率也明顯增加;
4)育娃放手派:讓孩子自己去探索,撕掉要手把手喂飯、處處不放手的標簽,放手讓孩子自主嘗試、自由探索,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;
5)成長反雞娃:寓教于樂,撕掉內卷標簽,從玩樂中成長,益智類兒 童玩具將更受家長喜愛。
春雷響、萬物生,驚蟄節氣預示著新生與希望,但不能忘記在這之前亦是漫長的等待與蟄伏。在母嬰行業的成長之路上,“驚”與“蟄”同樣相生相伴。遭遇挫折和黑暗,必要懂得磨練自己蓄勢而發;要想獲得鮮花與掌聲,必先學會扎根與等待。正可謂,在驚蟄中悟成長,大好春光須奮為。
在線咨詢